艺生乐器丨贝希斯坦之夜-盛原钢琴独奏会!

2019年9月7日,18:30,贝希斯坦之夜-盛

原钢琴独奏会将在东北师范大(净月校

区)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,盛原老师将带

您走进肖邦及其传承。

 

 

贝希斯坦将带你走进“三高”钢琴盛宴!

 

高水平的钢琴家:
 
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 盛原

 

高专业水准呈现平台:
 
主办单位:
 
东北师范大学
 
贝希斯坦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
 
承办单位:
 
艺生乐器(德国贝希斯坦钢琴长春中心)
 
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旅游局
 
协办单位:
 
吉林省音乐家协会
 
吉林省钢琴协会

 

高质量世界顶级钢琴:
 
世界顶级钢琴贝希斯坦D282

 

强强联合,完美呈现!
 
 
 
 

 
345席位正在热订中,预订从速
 
订票热线:18543156066
 



 盛原--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  
 
  盛原作为音乐会钢琴家赢得了国际性的瞩目,他的演出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《纽约时报》称“盛原先生的听觉有着无可挑剔的平衡感……(他的演奏)给人的是完全动人

心魄的吸引力。”《纽约音乐会评论》称“盛原……是一位最高品质的艺术家。”著名音乐作家大卫杜保尔这样说道盛原:“请去听听他,你将会被吸引,被感动!”      


 
  盛源对羽管键琴和早期钢琴的理解与掌控也得到了最高的评价。他近年来频繁用羽管键琴演奏巴赫及其他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。在一场用1805年制造的维也纳式kathonig钢琴上演

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专场音乐会后,波士顿信息报这样评价盛原:“盛原对这种音乐有着融会贯通的理解,听众可以很容易地想象这就是作曲家本人在键盘上演奏。”   
  
  盛原在中国唱片总公司深圳分公司旗下出过出版过两张CD。目前作为英国piano classics唱片公司旗下艺术家,盛原已经出版发行了巴赫及肖邦作品的七张CD。
     
  他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演奏颇受国际乐坛瞩目。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称“盛原先生的(巴赫)演奏……好似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欢乐之音。”德国《钢琴杂志》这样评论盛元的《巴赫

哥德堡变奏曲》CD:”他的演奏呈现出风格准确,忠实于原作的特点。这位中国人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表现得夸张做作,而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对精确平衡感的直觉。

这使他的演奏非常迷人。”英国的《国际钢琴杂志》称“盛原为中国诠释巴赫的领军人物。”
 
 



音乐会使用的是C.Bechstein 贝希斯坦钢琴 D282

 

   此次音乐会使用的是C.Bechstein 贝希斯坦钢琴D282 ,是由艺生乐器(德国贝希斯坦钢琴长春中心)提供的一架专业演奏会顶级钢琴,宽广无限的力度范围,色彩惊艳的声音,丰富无比的音质,优雅,清晰。令人惊异的击弦机,速度惊人,控制完美。这台梦想中的钢琴是和全世界伟大的钢琴家们的合作交流中研发的,具有着无限的潜能。让我们来发现它艺臻极境的力度和声音,无与伦比的力量、音乐性、平衡、诗意和创造力。
 

贝希斯坦之夜——肖邦与他的传承

盛原钢琴独奏音乐会

节目单

 

贝多芬作品:

降A大调第12钢琴奏鸣曲,Op. 26

SONATA NO.12 IN A-FLAT MAJOR, OP.26

 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大约作于1800-1801年,呈献给李希诺夫斯基公爵。贝多芬曾说过:“奏鸣曲式中所包含的可能性的确无穷无尽。”贝多芬直到生命结束前,都在他的作品中探索和寻找这一形式的一切新途径。但是,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没有一个属于奏鸣曲式。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,在曲式上大胆地创新:第一乐章为行板,第二乐章为快板,第三乐章为慢板,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结构。

 

肖邦作品:

降B小调第2钢琴奏鸣曲,Op. 35

SONATA NO.2 IN B-FLAT MINOR, OP.35

  由于当时的波兰被俄国占领,肖邦不愿做异族统治下的“顺民”,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来到法国巴黎,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法国的文学家和艺术家,他在这里与这些人的交往中得到了音乐创作的灵感。但身处异乡的肖邦无时无刻不感到孤独寂寞,由于思乡心切导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,他只有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音乐里。从这部作品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整首曲子笼罩着战争的哀痛氛围,体现了具有悲剧意义的戏剧性特征,引人深思。

 

中场休息 INTERMISSION

 

肖邦作品:

F大调叙事曲,Op. 38

BALLADE IN F MAJOR, OP.38

  《F大调叙事曲》是肖邦创作于与乔治·桑相识以后,二人来到马约卡岛度假期间。他们初到岛上的时候,被南方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吸引,但随着南方雨季的到来,肖邦和乔治·桑都备受严寒的折磨。由于肖邦病得厉害,房东不让他们继续居住,二人在一个古老的不住人的天主修道院住下来。晴天的时候,修道院周围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,但在狂风暴雨时又变得令人毛骨悚然。阴晴不定的天气不仅影响着肖邦的身体,更影响着他的心情。

  《F大调叙事曲》中两个性格迥异的主题,可以说既是对马约卡岛上骤变天气的体现,也是肖邦对自己心情变化的写照。

 

降A大调圆舞曲,Op. 69, No. 1

WALTZ IN A-FALT MAJOR, PO.69,NO.1

  这首以“离别”著称的圆舞曲,有一段轶事:1835年,肖邦从巴黎到德国德累斯顿时,与童年时代的好友玛丽亚小姐相遇。这是的玛丽亚已是一个美丽热情的少女,不论是钢琴、声乐还是作曲,都有相当的基础。他们追忆往事,不禁互相倾慕,产生了真挚的爱情。后因家庭之故,玛丽亚最终拒绝了肖邦的求婚。离别时,肖邦为玛丽亚写下了这首圆舞曲,并在乐谱扉页上亲笔题了“离别”字样,乐曲因此而得名。为了回忆这段美好而甜蜜的往事,肖邦将它珍藏在身边,在生前一直没有发表此曲。乐曲的旋律优美,极富有魅力,并有着忧郁、忧愁的回忆。乐曲采用三部曲式,降A大调,慢板。从弱拍开始模进下行的主要主题,委婉深沉,如同一首情真意切的恋歌,蕴藏着无限的爱慕和思恋之情。这一甜蜜的旋律经发展渐渐变得富有激情,随后,在降E大调上呈示运用变音的半音进行和大跳音程后下行的曲调,使乐曲情绪更为激动,表现了肖邦对往事的深切怀念。中间部分转回原调,奏出略含伤感的中间部主题。这个主题的旋律起伏较大,但仍保持着真诚的抒情特点,其婉转如歌的曲调,使人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悲凉。最后,乐曲简单地再现第一部分,结束了这首缠绵悱恻的圆舞曲。

 

降D大调夜曲,Op. 27, No. 2

NOCTURNE IN D-FALT MAJOR, OP.27,NO.2

夜曲是肖邦创作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,既有抒情的表达,同时又有着诗一般的叙事能力。在肖邦众多的夜曲作品中,最具有诗意表达的是《降D大调夜曲,Op. 27, No. 2》,在该曲初次演奏时就得到广大的认可和好评。这首作品创作于1835年的秋天,是肖邦“钢琴诗人”表达方式的典范之作。

 

 

塔兰泰拉,Op. 43

TARANTELLA, OP.43

《降A大调塔兰泰拉舞曲》Tarantelle in A-flat Major Op.43 是肖邦唯一的一首塔兰泰拉舞曲,于1841年作于情人乔治•桑的家中。

 

德彪西作品:

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颇具影响的音乐家,同时也是近代"印象主义"音乐的鼻祖,他的音乐创作一直致力于寻求新的音响、音色与令人诧异的和声进行。

 

斯拉夫叙事曲, L70

Ballade slave (Ballade) , L 70

 

浪漫的圆舞曲, L 71

Valse romantique, L 71

 

夜曲, L 82

Nocturne, L 82

 

塔兰泰拉舞曲, L 69

Tarantelle styrienne (Danse) , L 69


 



 

 
返回上一级